「超級大總統」時代來臨!
馬總統的3大紅利4大挑戰

馬英九會和國民黨舊勢力分享若干權力?

文◎紀淑芳

馬英九這次在大開選舉支票、狂灑黨產作廣告等多重利多助選下,狂勝綠軍二二一萬票,贏得總統寶座,正式揭開超級大總統馬英九時代。未來四年勢將黨內無敵、政界無敵的他,有絕佳機會也有嚴峻挑戰!

選舉過後,激情消散,理性歸位。掌聲褪去,馬總統責任登場。

仔細算算,從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馬英九卸下台北市長職務,到○八年三二二投票這一天前,四百五十多個日子裡,馬英九一直處於披星戴月的long stay狀態;如果再將時間稍稍往前推,其實從○五年馬英九為了布局總統大位、宣布參選國民黨黨主席起,馬不停蹄的競選、助選……,輪番上陣擠爆他的時間表。馬英九有多久沒有從人群中脫身,一個人靜靜坐下來思考了?馬總統又將如何面對掌聲過後、孤峰頂上的治國挑戰?

「阿扁把大家搞得很累!」 馬總統蜜月期紅利可期

馬英九的當選,並非立基在國民黨八年生聚教訓獲得人民認同,恐怕也非他的領導才幹獲得眾人激賞,而主要建築在人民對扁執政不力的強烈失望感之上。時勢創造了馬英九,作為阿扁的對照版,他的特質得以被凸顯、放大,也正因為某種程度的「受惠」於扁,馬總統時代的開端,相對處於幾個有利的情境之上,而可望有若干「紅利」出現:

紅利一,人民厭倦至極了朝野謾罵衝突,馬英九的溫良恭儉讓路線,適時填補了台灣人現階段想換換口味的心情,一如民進黨理論大師林濁水所稱:「馬的當選代表大家鬥爭鬥累了,認為喘一口氣比較好,阿扁把大家搞得很累!」

馬英九極為倚重的核心幕僚也預期,未來的馬總統「將不是大破大立型,但絕對是休養生息型」,與民休生養息也最符合馬溫和、不尖銳的個性;眾人或許不必期待台灣政局會因馬的當選而耳目一新,卻可以預期他會是一個避免衝突的總統,不會像阿扁一樣硬衝亂闖,人民因而可望有「耳根子清靜」紅利出現。

紅利二,拜阿扁將「基期」拉低之所賜,過去八年因為信心面不足而被嚴重低估的台灣資產價值,至少在馬當選後短期內,經濟、股市、房市或可預見將有榮景出現,過去失望性出走的資金,沒有道理不歡欣鼓舞回來迎接新總統,關鍵只在於蜜月期的長短而已。

紅利三,一般預期,「兩岸紅利」將會是中共送給馬英九最大的就職賀禮。過去長達八年中國對阿扁的拒談拒往政策,北京自己其實也暗嚐「浪費太多時間」的苦果,只是礙於大國顏面只好一路給扁難看臉色。在馬英九當選後,北京順勢拉下臉來做人情,甚至把阿扁時代本來要給要放的,統統「包裹出清」送給馬總統,機率不低。或者,在長期來國民黨和北京有互信基礎及對話管道的優勢下,難保馬總統不會有更多「機會之窗」,例如,中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通融」讓這位講過「終統」的台灣總統,在第三地舉行的APEC場合中露個臉,讓馬英九一遂前人所不及的歷史使命,亦不無可能。

在諸多「馬總統紅利」的護持下,將可使馬英九登基初期,執政壓力相對減輕,境遇之佳絕非連任一次的苦命阿扁所能比擬。

黨內無敵、政界也無敵 核心外危機四伏?

其實,在過半總統以及四分之三強國會的雙重多數下,未來國民黨政權將有秋風掃落葉、如入無人之境的絕對實力。經過這次選戰洗禮、狂勝對手二二一萬票的馬英九,未來除了黨內無敵,政界也無敵,將是名符其實的超級大總統。但是,完全執政代表得負完全責任,權力集中的另一面,則是毫無推委卸責的迴旋空間,所有執政良窳將「無所遁形」,一人承擔,向來眾人簇擁的小馬哥,未來也勢將愈來愈有登峰後卻難造極的「孤單感」。

因為馬總統在享受慶祝行情、歡度蜜月之際,伴隨而來的是無可迴避的四大嚴峻挑戰:

挑戰之一來自於黨內舊勢力復辟、政治分贓蠢然欲動,這也是人民對國民黨重掌政權最大的憂慮之一。超級大總統的出現有兩種可能狀況,一種是權力高度集中,任何人都無法挑戰,但一般咸認馬英九魄力平平,亦非強人,這種狀況出現機率不高;第二種狀況則是,儘管馬英九透過這次選戰確立了黨內君臣格局,但他向來不擅使用權力,也不至於總攬權力,又迫於國民黨向有「以黨領政」的傳統,馬應會進行若干權力分享,卻也面臨權力遭胡亂使用的風險。

一般認為,以馬英九的孤芳自賞、自視潔癖,在他個人可以直接控管的核心領域(如親信、家人、一級行政首長等),他會盡可能顧好,但是在此核心範圍之外,可謂危機四伏,且超級大總統馬英九未來再也沒有說「不清楚、不知道」的藉口,必須概括承受。

以國民黨系統性經營貪腐經驗之老道,牛鬼蛇神不可能乖乖就範,只是分寸拿捏技術應會比民進黨細緻一些。又畢竟國民黨向來是老大分糖吃的傳統,八年來各方也已飢腸轆轆,馬英九當總統後不可能獨善其身、「枉顧現實」,充其量是馬「被動」重新建立一套「交易秩序」,或透過白手套或找代理人,以期讓黨內各方既不餓肚,又顧到主子名聲及中央施政不受干擾,「各司其職」。況且,馬英九過去在台北市執政能和黨內議員相安無事,也證明馬英九絕非誤闖叢林的小白兔,只是這回範圍擴大、想要全面控管更難,是高難度政治技術。

一般也預估,未來馬英九的政商關係經營,應不至於重蹈阿扁過去想要「統包」卻沾腥附騷滿身的狼狽處境,而會繼續一貫不沾鍋清新路數。汲汲營營之士要進府吃水餃或見本尊,或許比較不易,得走「替代道路」,以利馬總統「政商維安」保護。

挑戰之二來自於蜜月期過後,兩岸議題終將回歸基本面,「卸妝」後的兩岸關係,也將回復「真面目」。北京政府在陸續賀禮大清倉之後,勢將回歸堅持「一個中國」的冷面孔,馬總統最後會面臨的實質問題,其實是和阿扁一樣的兩岸政治僵局,如果再加上眾多國民黨人在對岸的龐大生意利益,會不會迫使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做出更多妥協或開放,都是未定之天。

一旦對台灣主體性的立場稍有鬆動或遲疑,隨之而來對馬總統正當性的質疑或挑戰,勢必排山倒海而來,屆時「百萬人上街頭不是不可能」,一位民進黨人磨刀霍霍這麼說。至於兩岸三通後可能衍生的社會、國安問題,黏手程度應不下於和北京交手。

找一個清新、能幹的閣揆 虛心處理朝野關係

挑戰之三在於馬英九為求勝選,提出二十一大項政見,黨內私下便議論,「馬英九開出政見這麼多,上任後第一件事,大概要趕快物色一位比閣揆還能幹的研考會主委,否則怎麼管控的了?!」

尤其在經濟議題上,選前馬英九對諸多毫無條件設限的開放政策,大膽做出重大承諾,甚至提出具體時間表,有白紙黑字為憑;再者,馬英九既要大建設,又要政府平衡收支,錢從哪裡來?馬英九承諾提高國民所得,但經濟榮景能否如他所預言般的樂觀?還有隨時瀕臨失控的通膨挑戰,會不會讓人民還未嘗到馬總統紅利甜頭,便有接踵而來的苦澀?

馬英九在這次選戰中不斷說服人民,國民黨搞經濟比民進黨政府在行,甚至自信能打下百年盛世基礎,但如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升政府效能,讓台灣長期更具競爭力,除了仰賴正確的政策工具選擇,也需要有非常強的執政能力。問題是,這真的是馬英九所擅長嗎?被外界批評思維太舊的「經濟老兵」蕭萬長,可以幫馬英九找到「仙丹妙藥」?也無怪乎有人認為,馬英九執政第一關考驗在於人事安排,一旦找到清新、有能力、有聲望的閣揆,才能放心授權,「才有餘力把自己表演好」。

其實,從馬英九過去台北市政府執政績效,以及擔任國民黨黨主席交出的改革成績單來看,儘管馬在大選中不斷花錢作廣告,強調自己具有沉默的魄力,人民或許也選擇沉默不批評,但心裏自有公評。光是以陽光法案為例,馬英九在擔任黨主席時代便已經是黨內第一號人物,理應擁有足夠的影響力進行改革,可是外界卻沒有看到馬英九改變了國民黨什麼,倒是一位藍營人士如此批評:「為求勝選,馬英九連黑金候選人的手都拉著舉起來了,未來不用再期待以前那個會主動辭去法務部長職位的馬英九。」未來四年,馬英九應該有充裕的時間證明馬政府究竟陽不陽光。

挑戰之四則來自於朝野關係的改善。馬英九在三二二當選第一天,便誓言「一定虛心地努力爭取民進黨的合作」,試圖展現勝利者的風度。前立委李文忠則認為,敗選後的綠軍不免存在「你們在野時期是怎麼對我們」的怨懟心理,這是衝突潛在因子,因此朝野合作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必須透過政策取向處理,尤其是在處理統獨、兩岸、外交議題,馬英九如何顧及綠營感受,才是朝野關係改善的關鍵。 
不過,選前黨內便有人大膽預言,一旦馬英九大勝綠軍,黨內「紅衛兵」肯定會更加囂張,認為過去鬥爭有理且證明人民買帳,未來黨內眾多「出包立委」再度「演過頭」,不是不可能。

馬英九面對扁政府「舊帳」,會不會展開一連串清算、殺戮動作,外界也頗為好奇。馬營人士強調「會依法處理,並看社會共識」,不過,綠營人士研判馬英九或許無須自己動手,但他向來「不清楚」底下人會做什麼,藍營也不無可能藉此「丟幾個案子試試情治系統的忠誠度」。

台灣經過八年來朝野政客無情摧殘蹂躪,終於是走了過來,正準備迎接下一個新總統時代。套一句馬英九對手謝長廷講過的話:「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這不僅是人民最深的期待,恐怕也是新總統馬英九肩上最沈重的負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