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塑集團展開大規模公益造林行動,由台塑企業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親自督陣,成立社會責任工作小組,整合集團資源,將斥資數十億元,以平均每年500公頃到1,000公頃的進度,推動造林計畫。 台塑計劃於鳳山陸軍官校造林15公頃,成為台塑跨出廠區外造林公益的第一步。歡迎各縣市政府、林務局等相關單位提供適當的大面積造林用地。台塑昨(11)日強調:「只要有地、就想造林,經費無上限。」 行事向來低調的台塑集團,昨天罕見地主動召開記者會,宣布這項大規模公益造林計畫,並提出過去從事環保、減碳等相關努力的成績,與今日植樹節相呼應。 台塑協理黃宗敬表示,長期以來,台塑企業都在默默種樹,累計全台各廠區合計已種植高達187萬顆樹,這還不包括長庚大學、長庚球場與長庚醫院院區。其中光 麥寮六輕園區就種了134萬棵樹,綠地面積占六輕的十分之一(約200公頃),每年台塑各廠區綠地估計可為地球減碳8.9萬公噸。 台塑企業這項大造林計畫,是台塑創辦人王永慶授意,由其女兒王瑞華親自負責推動。台塑集團今年初成立「社會責任工作小組」,王瑞華親自兼任小組召集人,協調整合台塑集團內各企業、學術單位、基金會的資源,積極從事公益活動。 台塑估算,每公頃造林的成本為25萬元,每年的維護成本每公頃約5萬元,希望每年能爭取到500公頃到1,000公頃的用地進行造林。據此推算,台塑企業每年造林、護林支出多達3億元,五年後總投資規模將突破15億元。 台塑估計,以每10公頃灌木每年可發揮減碳2.1萬公噸推算,五年後台塑集團每年最多可為台灣減碳600萬公噸。 台塑企業強調,為推動節能及環保,集團已朝「產品調整」、「節能減排」、「再生能源」與「植樹造林」四大方向著手。產品調整方面,台塑集團94年已關閉氟 氯碳製程,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00萬公噸,約占全台排放量的1.4%;成立長庚生技、台塑生醫與台朔環保等企業,開發健康產品、回收廚餘再製成有機 肥再利用等。 節能減排方面,集團採用最新製程設備,並設立四座風力發電機組、並委託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開發行生質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2008/03/1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 Mar 12 Wed 2008 13:21
台塑大造林 經費無上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