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值前10%就近讀高中 學測較優?
2007/11/21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許多優秀的中南部學生,離家千里迢迢到台北念建中、北一女,這樣的選擇值得嗎?教育部昨公布首例大型研究調查,指出國中PR值在九十以上的學生,如留在離家近的社區高中就讀,三年後考大學的成績平均比遠赴都會區念前二志願明星高中的成績高;呼籲學生就近入學、不要跨區就讀。

這項調查的取樣是成績前段的學生(基測分數約二百六十分以上),也就是說,這些學生不論留在本地或跨區,其程度本來就是較多數學生突出的。

同時,教育部昨天公布的研究結果,並未包括基北區內的社區高中樣本及跨縣市就讀分析,例如可上建中、但選擇就讀在地的基隆高中或北縣新店高中的學生,和跨縣市就讀建中的學生,三年後表現有何差別?基北區考生多達八萬人,占總考生近三成,區內跨縣市就讀社區高中的效應,這次並未分析。

教育部委託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主持「就近與跨區入學高中學生學測成績分析比較研究」,把九十二及九十三年參加國中基測,成績在前百分之十(PR值九十以上)六萬三千多人,分為就近入學及跨考區就讀兩組,再比較其三年後考大學的學測成績。

結果發現,基測成績同分的學生,如選擇留在本地登記分發區(全國有十五區,如北北基分發區),考大學學測的平均成績比跨分發區的學生好;若以縣市區分,留在本縣市的學生,學測成績也比跨縣市就讀的學生好;這項調查還把就讀完全中學的學生,直升本校高中部與就讀他校兩組的學測成績相較,以直升本校的學生表現較優。

這項調查還把PR值九十以上學生,就讀一般社區高中與跨縣市前往都會區就讀前二志願明星高中,如建中、北一女、台中一中、雄中、雄女,三年後考大學的成績相比較,結果就讀社區高中的學生學測成績明顯勝出;在國中基測量尺分數最高的群組,讀社區高中組學生的學測成績平均達七十二點五七分,比跨區讀傳統明星高中的學生多了四分以上。

此外,研究也分析廿七所在都會區排名前二志願的明星高中學生,發現有二萬二千多人來自本縣市,外縣市來的則有一萬四千多人,本地生的學測成績也比外縣市學生高一級分左右。

教育部指出,從這項研究可以發現,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仍未臻成熟,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就近入學學生不需每天長途跋涉、面對生活與學習型態落差的衝擊,且與家庭系統成員間有較多的互動、可獲得較多的情緒支持、協助,學業成績表現也會比較好。

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指出,未來將鼓勵公立高中加強向距離近的學區內學生宣導、招生,不允許其跨區招生。

主持這項研究的吳清鏞則表示,他看到許多跨區就讀的孩子真的很辛苦,晚上回家都十點多了,根本沒看到爸爸媽媽,第二天一早就要出門,家長給錢都是留在桌子上,「家庭支持系統不足的問題很大。」

【2007/11/21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