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明博大勝 到底南韓經濟好不好?
「南韓奇蹟」的另一面
文◎陳良榕

南韓二○○六年短期外債達一一四○億美元,大幅超過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的水平,一半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三成就業人口只能屈身當「打工族」,年輕人不敢生小孩。這是南韓的另一面,台灣要學、敢學嗎?

一如預期,南韓總統大選由前首爾市長李明博當選,而且以得票率過半的懸殊結果大勝,但這幾天下來,關心時事的人應該感到錯愕:「怎麼會這樣?」過去幾個月電視、報紙灌輸給台灣民眾的資訊,都是南韓經濟「突飛猛進」,人均GDP超過台灣,而且今年就要破兩萬美元大關,躋身先進國家之林了。但南韓民眾不但不心存感激,還絲毫不留情面將執政黨淘汰出局。

那些出現在CNN、外電的南韓民眾,說起現任總統盧武鉉的政績都是痛心疾首,一副「受夠了」的樣子。包括《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則一致指出,南韓人選擇出身現代集團、當過執行長的李明博,是因為他們渴望回到「舊的韓國」,那個全民一致「拚經濟」的時代。李明博的「七四七」口號頗得民心:他要讓南韓每年經濟成長率達到七%、人均GDP四萬美元,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其實近年到首爾採訪、「取經」的國內媒體大多發現,問起南韓媒體人、經濟學家對於韓國經濟的看法,得到的多是哀聲嘆氣,與三星電子、韓劇在國外攻城略地的盛況,形成「外熱內冷」的落差。

人均GDP疑「虛增」 南韓經濟「外強中乾」? 

一大原因,是南韓的內需一直欲振乏力,根據國際經合組織(OECD)○七年最新南韓經濟報告分析,儘管政府支出大幅增加,南韓從○二到○六年(幾乎是盧武鉉上任開始)的內需年成長率平均僅有二‧三%,與上一個時期(九八到○二年)的八%相比,呈現大幅下滑。但近幾年南韓出口每年還是以超過一○%的高速成長。OECD分析,由於國內消費是將外銷收入重分配的重要機制,外銷和內需一「脫鉤」,讓南韓貧富差距加速擴大。

另一項乍看不相關的警訊,是韓國的短期外債在近兩年快速增加,○六年年底達到一一四○億美元,甚至比九七年的上一波高峰還要高出三五%。OECD分析,主要是南韓財團到利率極低的日本大量借貸所致,而這筆錢除了用來海外擴充,還被部分企業用來炒作國內房市,造成首爾新興的江南區(類似台灣的信義計畫區)房價三年飆高五成,讓一般市民怨聲載道。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分析,南韓財團就像最近倒閉的「亞力山大」一樣,習慣以高槓桿的財務操作擴張,一旦日本經濟復甦,央行開始大幅升息,只怕會引起南韓財團的連鎖危機,讓九七年的金融風暴重現。

龔明鑫甚至提出「陰謀論」。他懷疑,盧武鉉上任第二年就開始大幅升值的韓元,是為了策略性的達到政治目的:讓南韓的人均GDP超過兩萬美元。因為自盧武鉉上台以來,便放鬆央行干預,韓元對美元持續揚升近四成,是亞洲各國僅見。雖然造就以美元計算的GDP加速躍升,卻讓南韓中小企業出口獲利大減,而倒閉連連,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這就是南韓的『虛胖文化』」龔明鑫說。

由於台韓兩地物價差距極大,若以行政院主計處參與聯合國計畫的結果,將物價差距計入,○五年台灣按照購買力平準(PPP)計算的人均GDP為二萬六千美元,領先南韓的二萬一千三百美元。

南韓大學畢業生起薪台幣七萬 台灣的二到三倍

一個多月前,媒體引用南韓一項調查報導:「南韓大學畢業生起薪超過台幣七萬,是台灣的二到三倍。」此事迅速引起廣大回響,甚至在各大網路討論區不斷延燒。事態之嚴重,甚至讓勞委會開記者會澄清,說該調查的對象企業和對「薪資」的定義和台灣有極大不同,因此不能盡信,但奈何已無人理會。

不甘示弱的網友也提出「合理懷疑」:韓國大學生應該「物以稀為貴」,不會像台灣「十八分就能上」?但很遺憾,台韓兩國在高教普及這點倒是有志一同,根據南韓教育部網站的統計資料,南韓一年招收七十三萬名大專新生,為台灣的兩倍略多,與兩國的人口比例相符,顯然大學錄取率也接近。但根據南韓國家統計局網站,○七年間,一個平均水準的勞工每月平均薪資約二四○萬到三二○萬韓元間,約合台幣八萬到十一萬元之間,顯然南韓上班族的薪資確是高出台灣不少。

回顧勞委會的說明,雖然迎來「做不好還要強辯」的批評,但也內含重要資訊:韓國該項調查只針對「一百人以上企業」。這點有理,因為南韓近年出現嚴重的「沒有創造工作的復甦」,大公司的高薪,有福享用的人愈來愈少。根據○六年底南韓智庫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公布的調查,從九七金融風暴後,韓國財團就大量減少國內雇用。

在九七年的高峰,南韓前三十大私人財團、金融機構,國營大企業共雇用一五九萬七千人,這些薪資不遜於美日企業、足以光宗耀祖的「好工作」,七年間急速減少了二十七萬四千個,到了○四年,只占所有工作的五‧八%。可以想像,受衝擊最大的就是這段時間步入職場的新鮮人,而根據一家漢城報紙所做的市調,○六年只有不到一半的南韓大學畢業生找到工作,甚至比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四一%的失業率還要慘烈。

你也許會問,不對呀!南韓的失業率不是才三%嗎?其實這又牽扯到韓國職場一個重要結構改變。由於勞動法規的鬆綁,南韓的臨時勞工(打工、約聘、人力派遣)人口在五年內倍增,現在已達到所有勞動人口的三成,現在南韓大學畢業生有四分之一得屈就低薪、沒有保障的臨時工作,與日本泡沫經濟後「飛特族」盛行的現象類似。OECD的○七年南韓經濟報告,便認為這類臨時雇用勞工普遍缺乏在職訓練,對人力素質造成負面影響,將是南韓經濟未來一大隱憂。

而南韓年輕人對前景的擔憂,也造就一個台灣神似的結果。近來台灣年輕人生育率大降,讓台灣朝野憂心忡忡的「少子化」現象,南韓也和我們有拚,台灣總生育率最近三十年大降六成,平均每個婦女一生只生一‧一個小孩,南韓則是降了七成,每個婦女一樣生一‧一個小孩。兩國生育率之低,也並列亞洲第一。

所以台韓兩國真是難兄難弟,不用再比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skwoodss 的頭像
    deskwoodss

    Jorly walk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