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業 政府考慮徵暴利稅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何孟奎/台北報導】
2007.11.14 04:03 am
 

行政院長張俊雄昨(13)日回應立委質詢表示,政府會考慮對因油價上漲獲利的石油產業開徵「暴利稅」。財政部已著手蒐集國際資料,但認為開徵油品暴利稅需經立法,恐緩不濟急。

財政部指出,國外確實有對包括石油產業、民營化企業的股票獲利,課徵高額的「暴利稅」。暴利稅並非常態性的稅制,官員表示,依據國外經驗,暴利稅通常只課徵一次或一年,且只對在國土境內賺取暴利的行業課稅;獲利若來自外銷,一般不會開徵暴利稅。

台聯立委賴幸媛質詢時指出,政府凍漲油價,但台塑石化卻已表明不配合政府的凍漲政策,她認為,台塑石化油品外銷比率高達55%,中油油品卻有七成內銷,台塑化極可能藉此賺取外銷差價,政府應該開徵暴利稅。截至今年9月,中油獲利僅200多億元,台塑化卻高達500餘億元

賴幸媛說,台塑集團高層表明不配合政府油價凍漲政策,勢必導致消費者搶用便宜的中油油品,台塑石化汽油乏人問津,可增加外銷比例,減少內需供應,還可賺取更多利潤,但國內油品供應恐將吃緊,中油將撐不住12%的凍漲上限。

財政部常務次長張盛和說,暴利稅其實具有「漲價歸公」的概念,就如同土地漲價利益,透過增值稅方式徵收,開徵暴利稅也是要將不屬於產業自身努力的成果,卻賺取超過一般水準的獲利,經由徵稅將利益還諸於民。

財政部說,會著手蒐集資料,了解國際間對暴利稅的課徵方式與背景。

不過,官員認為開徵暴利稅必須透過立法程序,並應先界定「暴利」的定義,國內適不適合開徵暴利稅,恐怕還有討論的空間。

根據財政部目前掌握的資訊,美國國會議員在2005年間提出暴利稅的課徵方案,關於「暴利」是以該產業前三年平均淨利為基礎,一旦獲利超過前三年平均淨利達一定百分比,即可認定確有賺取暴利的嫌疑。

財政部指出,未來是否開徵暴利稅還言之過早,但國際上開徵暴利稅的經驗,財政部會注意參考。

【2007/11/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