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性格 決定如何投資
文.顏瓊真

在8種投資性格中,你是哪一類的,
3大投資專家針對不同個性,量身打造最適合他們的投資建議,
讓投資人可以按圖索驥,依據風險承受度來買賣股票及基金。

高油價時代來臨,通膨壓力隨之而來,當大家感受到錢愈來愈薄的情況下,無不在內心吶喊:「誰能把我的錢變大?」

倫元投顧分析師蔡宗園、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及普羅財經總經理黃賢楨均認為,既然荷包縮水的源頭是來自於高油價,那目前火紅的替代能源、節能概念及具有環保題材的股票,以及國內外發行的能源或原物料基金投資,都具投資價值。

不過,有些股票已經漲得太兇,投資人還可以買進嗎?而投資目前最熱門的能源或原物料基金,難道就穩賺不賠嗎?專家們特別針對8種投資性格的投資人,提出他們的投資建議,讓投資人可以按圖索驥,依據風險承受度來買賣股票及基金。

股票投資創能概念股

倫元投顧分析師蔡宗園表示,油價一直往上走,造就了替代能源的風行,共包括創能、節能及環保題材3項,他建議,創能概念股的投資可聚焦在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節能概念股則關注LED族群,至於環保題材則可注意水資源及電動自行車。

他並針對8種不同投資個性的投資人提出建議。

在「鱷魚型」投資人方面,因為其具有注重風險,及追求高成長特質,所以推薦面板族群的友達、奇美電;主要是面板走長多格局不變,且供不應求的情況持續中,加上現貨價格往上,只要面板產能沒有大量開出前,這些族群相對安全及穩健往上。

其次是具有風力發電及創能題材的中興電,因為風力24小時發電並不輸給太陽能,且中興電具有台塑六輕題材,其在中國北部、南部都跟當地電廠策略聯盟,也算是中國收成股。

「野狼型」可注意風力股

在「禿鷹型」投資人方面,因為他是與生俱來的冒險家,愛追求高成長股票,因此,建議以LED上游的光磊及泰谷,因為LED下游競爭者太多,爭相向上游拿料源時,因供不應求,價格一上揚,上游廠將可直接受惠。

至於漲勢已兇,但最近拉回做修正的太陽能,在全球進入高度競爭,未來將進入強者恆強、弱肉強食的淘汰賽,若掌握不到料源或是成本控管不佳的公司,將會被淘汰,且太陽能的毛利率,從去年起已經逐季遞減,從42%掉到18%,故投資風險加大,有獲利者可先落袋為安。

「野狼型」投資人比較追求高風險、高報酬率,建議可注意股性較投機的華城,它具有風力發電題材;此外,水資源不像油,一旦用光了,還有替代能源,因此,只要缺水問題暴發,水資源題材的國統及中宇,業績將大躍進,加上國統在哈爾濱有投資,具有中概題材,中宇因是中鋼子公司,承做中融公司一、二期工程,將陸續完工,已經可以挹注獲利。

「獵豹型」投資人,比較理智,且注重資產配置及穩定獲利,這類投資人最適合投資台塑三寶及台塑化,以及具有油通路,能將石油價格調高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全國加油站。

「兔子型」投資人,比較不會投資,非常倚賴專家建議,因此,可以買進那種擺了2、3年都不用擔心,且配息高的個股,如台玻及合庫。台玻是資產股,具有抗通膨、保值、保本特性,而合庫有分行資產外,美元走軟也是油價飆高原因之一,此代表台幣對美元升值,而合庫又擁有台幣現金部位,非常適合不善於投資者。

「獅子型」投資人,是長線投資者,喜愛安全而穩定獲利投資,非常適合節能概念股的光寶科、億光及晶電,這些都是屬於LED上游廠商中的龍頭及大廠,在下游爭相向上游搶料源的情況下,獲利相對穩定。

「無尾熊型」投資人,比較保守,喜歡收支平衡的投資,因此可注意綠能概念的綠能及旺能,這兩檔是興櫃股票,但都有個富爸爸,如綠能是大同轉投資,旺能則是台達電轉投資。

此外,因環保概念而受惠的電動自行車廠,如巨大、美利達及愛地雅都值得注意,像拓墣產業研究所就把電動自行車列為未來的明星產業,顯見其投資價值。

至於「駱駝型」投資人,較中意安全而穩定獲利的投資,因此,首推具防禦型、保值、保本,比定存收入好的股票,如台肥及國泰金;台肥在南港持有大批土地,且明年將進入實質開發,獲利可期,而國泰金是台灣大地主,除資產題材外,旗下的保險及銀行,持有大量的現金部位,在台幣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相對有利。

4個族群最值得注意

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認為,因應油價上漲,可以注意4個族群:

第一個是直接跟油價相關個股:如油價從50美元漲到90多美元,同步上漲的台塑化,在油價90多美元時,股價就是新台幣90元,油價在50多美元時,股票也在新台幣60幾元,可說是跟油價同步反映。

因此,追求穩健成長,又偏保守,不想花太多腦筋的投資人,像「兔子型」、「駱駝型」、「無尾熊型」及「獅子型」的,買進台塑化就對了。

另如果不想看到台塑化股價高高低低,想在台塑集團選擇好的標的,那可以在台塑、台化及台塑化之間找漲幅最小的做投資。

第二個是具有節能概念的太陽能股票:適合追求高風險、高報酬的「禿鷹型」及「野狼型」。理由是,油價從10美元漲到30美元,大家都認為還屬正常,但從30美元漲到50美元,當感覺到高油價來臨時,第一次出線的是茂迪成為千元股王,但油價從50美元漲到90美元時,茂迪反而從新台幣1000多元跌到300元,扣除配息配股的權值後,形同腰斬,所以,同樣是能源發展題材,也要注意基本面受惠幅度,及未來的展望。

而茂迪從1000多元跌到300元,最主要是上游缺料,多晶矽不斷上漲,但太陽能晶片價格卻卻不斷下跌,在此同時中美晶、合晶卻從70多元漲到300多元及200多元,但茂迪在高點時並沒有出現危險訊號,反觀中美晶、合晶卻在此時出現利多(每月營收創新高、掌握到長期合約料源)不漲的危險訊號,且跌破長期均線。

因此,想投資中美晶、合晶或是嘉晶等太陽能3晶者,得時時緊盯技術面危險訊號變化,以及注意明後年矽晶圓產能開出後,價格是否鬆動?對業者來說,掌握長期穩定的料源很重要,但量多量少,就看誰的判斷正確,賭對了,業績大好,賭錯,庫存太多,故充滿高風險。

另可注意LED節能概念股的億光、晶電,雖然LED漲多並回檔做修正,但還沒有右肩做頭疑慮。

第三個是環保概念股:如風力發電中的中興電及士電,自行車中的巨大及美利達,這幾支股票,適合保守穩健型的「無尾熊型」及「駱駝型」2種屬性的投資人。

第四個是原物料概念股:像水泥中的台泥、亞泥,鋼鐵股中的中鋼及大成鋼,這些又都具有中國概念題材,成長性高,適合「獅子型」、「鱷魚型」投資人。

3大類前5名基金出列

基金投資部分,普羅財經總經理黃賢楨則以最近1年的基金淨值表現,挑出能源基金、黃金基金及能源加原物料基金表現最好的前5名基金。

在能源基金方面,前5名分別是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台幣)、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之全球替代性能源(歐元)、美林新能源A2-USD(美元)、美林新能源A2-EUR(歐元)、美林新能源C2-USD(美元)。

一般來說,替代性能源的波動性高,若以美國都以ET50指數作標準,發現過去8年,其年化標準差(代表波動性)高達28.7%,要比傳統能源的年化標準差17.1%高,但報酬率相對也高,有40%,但傳統能源才27%。

這也就是為什麼新能源基金能獨占最近1年淨值表現前5名,而傳統能源基金,如美國運通之全球能源股票(歐元避險)、寶源環球之環球能源基金(美元)、荷銀能源A(歐元)、美國運通上銀金鑽全球能源股票(美元)、景順能源A股(美元),績效表現雖有46%~52%漲幅,卻輸給前5名基金高達63%~78%的表現。

黃金基金方面,前5名分別是新加坡大華黃金及綜合基金(新幣)、新加坡大華黃金及綜合基金-USD(美元),最近1年績效表現高達55%左右,以及美林世界黃金A2-USD(美元)、A2-EUR(歐元)及C2-USD(美元),後3檔美林基金都是純黃金投資,績效表現在48%左右,落後綜合型基金。

能源加原物料基金表現最好的前5名,分別是美林旗下的世界礦業A2-EUR(歐元)、A2-USD(美元)及C2-USD(美元)3檔,績效表現高達74%左右,其次是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歐元)及霸菱全球資源基金(美元),績效表現也有62%~65%。

而投資人究竟要投資那些基金呢?黃賢楨表示,對於積極投資的「鱷魚型」、「禿鷹型」及「野狼型」投資人,可以考慮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之全球替代性能源及美林新能源A2-USD。

相較於純能源基金的高波動性,對於理智型並注重安全而穩定獲利的「獵豹型」、「獅子型」、「駱駝型」,則可考慮能源加原物料基金,如美林旗下的3檔世界礦業基金、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及霸菱全球資源基金。

至於保守投資者中的「兔子型」、「無尾熊型」,則可以債券基金為主,可注意駿利美國短期、百利達歐元中期債券及瑞銀美元債券。

8類型能源股票及基金投資標的

野狼

股票:華城、國統、中宇、中美晶、合晶

基金: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之全球替代性能源及美林新能源A2-USD

禿鷹

股票:光磊、泰谷、億光、晶電

基金: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之全球替代性能源及美林新能源A2-USD

鱷魚

股票:友達、奇美電、中興電、台泥、亞泥、中鋼、大成鋼

基金: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之全球替代性能源及美林新能源A2-USD

獵豹

股票:台塑化、台塑、台化、全國

基金:美林世界礦業A2-EUR、A2-USD及C2-USD、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霸菱全球資源基金

獅子

股票:光寶、億光、晶電、台泥、中鋼、台塑化

基金:美林世界礦業A2-EUR、A2-USD及C2-USD、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霸菱全球資源基金

駱駝

股票:台肥、南港、國泰金、巨大、美利達、台塑化、台塑

基金:美林世界礦業A2-EUR、A2-USD及C2-USD、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霸菱全球資源基金

兔子

股票:台玻、合庫

基金:駿利美國短期、百利達歐元中期債券、瑞銀美元債券

無尾熊

股票:巨大、美利達、愛地雅、中興電、士電

基金:駿利美國短期、百利達歐元中期債券、瑞銀美元債券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最新377期《理財周刊》】

特‧別‧企‧劃
◎台灣人才西進新貌
文.許立佳

過去,傳統產業到中國設立工廠,派台灣工廠主管管理生產線;
後來,科技製造業為了布局中國,派駐台灣工程師帶領研發團隊;
現在,中國企業更重金禮聘台灣金融經理人,擔任最高階的管理職務。

中國變了,它從世界的工廠,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的資本市場。而它磁吸的人才樣貌,也在改變中。

十幾年前,甚至20年前,有一群台商紛紛到中國設廠,尋找最便宜的勞工和最低的製造成本,他們所製造的工業塑膠製品、傘類、鞋類、成衣、聖誕燈等產品銷售全球;離鄉背井的身分不外乎是老闆、廠長,還有生產線上的主管,就是為了「管理工廠和工人」。

然而,就在10年前左右,又有另一批電子製造業的台商,進到中國設廠管理;他們進軍中國,不僅尋求更低的製造成本,也在網羅當地的組裝人才,甚至是研發人才;這些西進的台籍專業經理人,放棄在台的工作,接受公司的外派,領著豐厚的薪資條件和食宿福利,去「管理製造和研發團隊」。

中國金融市場熾熱 人才搶手

就在這幾年,中國快速成長,中國人的新富階級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早期第一批「管理工廠」的台商老闆,已經開始轉往越南等更便宜的人力市場開拓新的天地,因為中國勞工的薪資不斷上調,加上稅金提高,已經不再是製造天堂;第二批「管理研發」的專業經理人需求仍高,但是外派的薪資福利已經不如以往,因為中國科技人才質量俱佳,台幹已經不是競爭舞台上最出色的演員;而現在,第三批「管理中國人的財富」的金融人才,他們正在一波波的流入中國,直搗一線城市,他們不接觸縫娃娃的女工、做測試的工程師,而是直接與富人對話。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統計,以2006年10月和2007年10月同期比較,中國在「財會/金融」專業類的人才,所需的人才增幅為23.5%。然而,台灣的金融人才需求卻是萎縮的,根據萬寶華企管在今年第4季所做的調查,台灣各產業除了製造業相關的人力需求增加外,其他產業的人力需求都持悲觀的態度,其中,金融服務業是該機構調查以來,出現人力需求最低的情形。

兩岸彼長我消的情況,還有金融生態的巨幅改變,也改寫人才的樣貌。104獵才派遣事業群副總經理晉麗明表示,由於台灣的金融業還處於整併階段,所以人力需求並不高,加上中國的各家銀行開始發展企金、消金、信用卡業務等,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此外, 台灣各家銀行為了要布局中國,也開始派駐人才到中國了解發展的可能性,因此刺激了許多相關人才西進。

「目前,中國的銀行所需人才,以『企業金融』所需的數量最高。」萬寶華企管顧問公司中高階人才仲介負責人吳璧昇表示,因為中國開放WTO所致,外商銀行獲准承做人民幣相關業務後,包括外商銀行和大陸本國銀行為了爭取台商在當地投資的資金需求市場,紛紛向台灣的企金人才招手。

以高階人力需求為主

根據了解,這些被挖角人才的薪資至少增加30%~100%不等。晉麗明表示,中國以3~4倍的高薪挖角金融人才也時有所聞,不過,這些多是指標性的人才,而他們之所以被中國企業相中,是因為曾經在台灣打下某片江山,創下某個消金、企金的紀錄。他們之所以能有這種價碼,是因為這些頂尖高手若放到中國這樣規模的市場和舞台,會產生非常驚人的表現,因此,以他們的能力去對價,這樣的薪酬應該是合理的。

除了銀行業外,目前金融人才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近兩年中國金融機構大手筆挖角台灣的證券、投信業的人才。

近年被挖角到中國的投資界的人才,包括劉慶平、謝偉鴻、方世聖等人。吳璧昇觀察,由於大陸股市漲勢不斷,讓投資人投資股票賺了不少錢外,許多新富階級對於財富管理的需求逐漸提升,然而,中國這部分的人才仍不足,所以,需要台灣的基金管理及投資研究人才,來補足市場需求的缺口。

對中國金融企業而言,挖角這批投資尖兵,等於是人財兩得。這些頂尖的金融人才除了能力外,背後還有一大群跟著他們的高資產VIP客戶,以及法人客戶群。中國企業的另一個算盤是:挖角不僅把人才帶進來,更是把頂級客戶和他們的錢財也帶進來。

頂尖人才永遠熱門

事實上,在這一波西進人才中,壽險業是最早跨入中國市場的一群。早在2002年前,中國平安保險的「龍騰計畫」就展開第一波大舉徵求壽險尖兵的行動;其中,有許多台灣優秀的壽險業務員也西進搶錢;最近幾年,龍騰計畫也陸續展開其他階段的招募計畫。

經緯智庫金融資深顧問王廣志指出,此舉讓很多台灣的業務尖兵「意外地教會了」當地業者的行銷技巧,使得中國的壽險業者對台灣行銷人才的需求降低;所以,目前隨著中國壽險公司的發展,對台灣壽險人才的需求,反而是對壽險資金的投資管理人才,以及精算師等具有較高的興趣。

根據這點,目前遊走於兩岸、擔任中國泰康人壽顧問的陳揚煒則有不同的觀察。「其實,台灣的壽險人才到中國仍有很多機會,只是中國人已經學會台灣基本的銷售技巧,但對於高額保單等業務還力有未逮。」陳揚煒說,以他在中國的顧問工作來說,許多中國的業務員很期待學到新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遠來的和尚(如台灣的顧問)存有嚮往;但是,如果他只會念同樣的經文(舊有的知識和經驗),了無新意,就會立刻被轟出去。同樣地,中國並不是不需要壽險業務人才,而是需要更高階的人力需求,因此西進的時候,應先掂掂自己的能力是否與時俱進,再行考慮。

文化適應是最大挑戰內

在台灣的金融界能夠創下優異的紀錄,是被挖角到對岸的重點;但是,真正能夠在當地表現如魚得水的關鍵,卻是「適應文化能力強」。

晉麗明分析,在中國組織中,台幹主管由於文化隔閡的緣故,不容易取得屬下的信任,而專業經理人不但要調整自己的領導方式,還要轉換當地風土民情和經營思維,跟經營者溝通,才是更大的挑戰。

因此,若是專業經理人過去已有中國工作經驗,無異是讓挖角對象吃了顆定心丸,認為這位人才應該在中國的適應力較強,所以被挖角的機會和價碼就會更高。

西進中國的人才面貌,不再是穿著工作服和夾克、一副工程師裝扮;而是打著領帶、西裝筆挺的金融專業經理人,帶著客戶和錢財,到中國去操作更大的金融市場,賺更多的人民幣和花花綠綠的外幣。

進入中國,卻不表示保住了位子。全世界的金融人才,都巴望著賺這個新資本市場的錢,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搶走你的寶座。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最新347期《理財周刊》】

閒話家常:

看來看去我應該屬於第9種性格吧

就是-------不買

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