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必殺 十大景點
 

文/編輯部

 

台灣人民,也要體驗的人權之旅

編按:「陸客」來嘍!七月四日起,一批批中國觀光客在「包機直航」的政策下大舉「襲台」。台灣,對於無數中國人來說,凡事都很新鮮;但「新鮮」的恐怕不只是台灣的好山好水或熱情旺盛的生命力而已,經由台灣人民打拚出來的民主成就,以及爭取民主的歷程,恐怕更值得中國人好好玩味。

 為了「歡迎」中國觀光客,本刊特別策劃「陸客必殺十大景點」專題,希望「中國友人」能按圖索驥,摸索台灣民主之路的身世以及人權發展的歷程;當然也希望台灣的讀者,藉由這趟「人權之旅」能對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有更深切的認識與體悟。

 現在,就上路吧!

景點1 逛人權園區 探白色恐怖

 一九八○年三月,在台北縣新店秀朗橋旁,有個不起眼的營區,正在進行「美麗島大審」,這是昔日的國防部軍法處看守所所在之處。

 二○○七年十二月,這個營區的圍牆打掉了,變身為「台灣人權景美園區」。現在這裡屬於行政院文建會文資總管理處籌備處的下轄單位之一,位階不高,就如同它的地理位置一樣—一個不起眼的邊陲地帶。

 景美人權園區位於新店捷運線大坪林站不遠處,但因位處景美、永和及新店的交接處,經常被人遺忘,這樣的宿命,也映射著台灣的人權,總是那麼容易讓人遺忘。

 所幸,還好有二○○○年的政黨輪替,威權時期的被壓迫者,在取得權力之後,還是能做一些些改變。

 昔日的威權牢寵,今日已成人權的殿堂,這是何等強烈的對比。歷史不能遺忘,白色恐怖的歲月禁錮了台灣人民半世紀的心靈,更荼毒了無數菁英的寶貴性命,人權園區訴說一些被遺忘的過去,畢竟,台灣的滄桑,不是只有「美麗島」或「二二八」,來這裡,還可以追索到更多可能被慢慢遺忘的白色恐怖歷史。

 台灣目前有兩處人權園區,除了鄰近台北市的景美園區外,在綠島的人權園區更是無數思想犯血淚交織的印記。

 半世紀以前,在那個資訊不流通、交通不發達的時代裡,一批批的政治犯被送到綠島囚禁。「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對於一般人可能很陌生,但對這些政治犯來說,卻是永遠無法磨滅的痛楚。無數個他們,莫名地送到綠島被阻隔,被囚禁。

 當然,更痛的還有「十三中隊」的冤魂,多少政治犯因為在台無親無故而客死異鄉,他們在此長眠;他們的冤屈,也就從此在此埋葬了。

 無數個冤魂被埋葬了,令人心酸,但白色恐怖的歷史不能被埋葬,綠島與景美人權園區,可以告訴你許多白色恐怖時代的故事。

 中國觀光客不妨到此一遊,台灣人民,更應該來這裡走一遭!

景點2 重返龍山寺 反思戒嚴路

 二○○七年七月十四日,當時的陳水扁總統、呂秀蓮副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民進黨黨主席游錫以及當年無數支持解嚴的群眾來到萬華,來到昔日的民主聖地—龍山寺。

 台北萬華龍山寺,不只是香客信仰的中心,它更是台灣民主發展的重鎮。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九日,由鄭南榕等人發起的「五一九綠色行動」即是在龍山寺集合,抗議長期戒嚴。後來這項行動,也激發之後風起雲湧的街頭運動。

 身在台灣,要認識台灣的民主歷程,一定要對影響台灣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歷史有一定的瞭解。而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個地景賦予從戒嚴到解嚴的歷程,龍山寺的重要性絕對不可忽略。無數個黨外選舉場在此吶喊,還有更多的台灣人民隨著候選人的演講而沸騰,這種對民主渴望的急切之心,應不亞於香客的祈念。

 也因此,二○○七年陳水扁等民進黨重要黨公職人士,選在七月十四日,解嚴二十周年前一天,重返龍山寺,自有其特殊意義。畢竟,解嚴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也不是蔣經國茅塞頓開的恩澤,它是經由無數民主先驅犧牲以及台灣社會力量爭取而來的成果。

 解嚴,是開啟台灣民主的一把鑰匙,但不是全部,禁錮台灣人權的工具還有很多,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

景點3 平反二二八 從台北出發

 挖掘台灣的歷史,很痛;挖掘二二八的歷史,更痛。過去有許多台灣人不斷努力嘗試撫平這個封埋數十年的傷痛;但,傷痛卻又一個個迸發出來。

 一九四七年,從台北延平北路因查緝私菸衝突引燃的「二二八事件」,基本上是台灣人不滿國府治台的反撲;但人民的反抗,卻換得更高的鎮壓、更血腥的屠殺,從基隆、台北到高雄、屏東,從北到南,至少有兩萬餘名多少台灣菁英莫名魂斷異處。

 但在威權統治時期,談論二二八是個禁忌,一九八七年才由陳永興及鄭南榕等人發起「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之後陸續帶動民間要求平反二二八的聲浪,一九八九年全台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在嘉義市建立,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也開始透過設立紀念基金會,進行「補償」事宜,促成各地設置紀念碑。

 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也將昔日的台北新公園更名為二二八紀念公園,並設置紀念碑及紀念館,主因是二二八事件時,台灣人民透過在公園內的台北放送局發送訊息,以掀起全島抗爭的氣勢。二○○○年,陳水扁擔任總統之後,更促成國家級的二二八紀念館設立。

 如果從二二八公園出發,除公園內的紀念碑與紀念館外,跨過凱達格蘭大道,就是陳水扁在卸任前完成的「白色恐怖紀念碑」;再往前走,南海路上有國家級的二二八紀念館,而見證白色恐怖大屠殺的「馬場町紀念公園」也在不遠處的青年公園水門。

 從台北出發,連成一線的哀痛,細數不盡;從台灣各地都有紀念碑的設立,就可看出當年有多少台灣人民在這場浩劫中殉難。

景點4 探索法輪功 九評共產黨

 在台灣,並沒有一個專門介紹共產黨的博物館或文物館。由於扭曲的歷史,使得共產黨的真貌無法在台灣或中國被真實地呈現。

 所幸,還有法輪功。

 法輪功團體在二○○五年台灣反「反分裂法」大遊行時,到處散發《九評共產黨》一書,詳述共產黨本質,這與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或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論述,自有很大的區別。

 法輪功在台灣,行動自由,就是宗教信仰的表徵,但在中國卻是當權者的眼中釘。為了「迎合」中國觀光客,許多縣市的議員在陸客大舉登台前夕,都要求法輪功的活動能遠離觀光景點。

 但,若是如此,法輪功就不是法輪功,台灣也就不成為台灣了。

 所以,無論在台北的故宮、大安公園甚至凱達格蘭大道,或者台南的赤崁樓附近,你都可以看到法輪功信徒的聚會。無論你是否喜歡他們,但你絕對尊重他們,尊重他們信仰的自由,因為這對台灣人民絕對稀鬆平常,但對「陸客」來說,可能是天方夜譚。

景點5 總統的故鄉 民主的縮影

 國家領導人是人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這對「陸客」來說,驚奇度應該不輸台灣山水之美吧!

 台灣,自一九九六年開始,人民可以透過選票選出他們的國家領導人,進一步充實一個「國家」應具備的條件。李登輝是首位民選總統,陳水扁是第一個政黨輪替後的總統;也因此,他們的故鄉,台北縣三芝與台南縣官田,也成了另類觀光景點。

 李登輝與陳水扁都是平民出身,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打拚及公平的競爭環境脫穎而出。他們的出身很平常,一如三芝與官田,可能被遺忘,但有了總統民選之後,一切都改觀了。

 如果走訪三芝源興居—李登輝的故鄉,還可領略台灣農村之美,一方面也連結至李登輝的農經博士;故鄉,成就人的一生。到三芝走一趟看李登輝的驚奇之旅;同樣地,到官田走一遭,也是另種民主驚奇之旅。

景點6 新港奉天宮 挺台灣入聯

 如果說選舉,是民主的初階;那麼公投,則是民主的深化。台灣有幸因為首次政黨輪替,可以在民進黨政府推動下,在二○○四年,台灣人民才能一票一票行使有史以來的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在台灣,一度被視為洪水猛獸,對「陸客」而言可能也是如此,但這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民主表達形式,在台灣已是一個確立的民主制度之一。台灣在二○○四及二○○八年行使兩次全國性公民投票,對於彰顯台灣主權在民的意涵功不可沒。

 而要走訪公投相關地景,不妨到嘉義縣的新港。在二○○七年九月,新港奉天宮為了表達台灣人民加入聯合國的心聲,將「開台媽祖」請到紐約聯合國總部,讓國際上更重視台灣對於「入聯」的意志。事後,時任總統的陳水扁還致贈奉天宮世界第一塊英文匾額「UN FOR TAIWAN」,感謝廟方為台灣的付出。

 陸客或台灣人民不妨到新港看看,尋找一下這塊匾額;看看台灣這個主權國家,絕對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也看看台灣人民如何透過公投,彰顯國家地位的決心與努力。

景點7 眷村走一回 殺朱又拔毛

 眷村,絕對是台灣特有的奇蹟。國民政府,當初為了安置來台的百萬大軍在各地興建眷村,形成一個獨立的世界,如今眷村多已改建為大樓,少數地區(如桃園龜山、台北三重)仍有保存完整的眷村或眷村故事館,陸客不妨一探這些布滿「殺朱拔毛」、「消滅萬惡共匪」、「反共抗俄」等標語的空間,再比對當今「國共平台」的水乳交融;想想歷史曾經向老兵們開了一個多大的玩笑,還讓多少家庭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景點8 蘭陽經驗 台灣也有青天

 從郭雨新旋風開始,宜蘭地區就被視為台灣的民主重鎮之一。蘭陽人的性格造就了「黨外」在此執政二十四年的奇蹟。

 陳定南因林宅血案投入民主運動,一九八一年擊敗國民黨,縣政治理令人耳目一新,讓台灣人民看到「黨外」執政與國民黨的差異。繼陳定南之後,游錫及劉守成相繼接棒,二十四年的執政,革除無數國民黨的積弊,儘管二○○五年縣市長選舉由國民黨拿回執政權;但宜蘭經驗,始終是台灣民主發展史讓人津津樂道的歷程。

 雖然陳定南紀念館還在籌建中,不妨先到宜蘭縣治館走一遭,看看宜蘭的民主發展歷史。當然,來到宜蘭,也一定要到「慈林文教中心」走一趟,了解林義雄及其家族因追求民主的苦難,這是做為一個台灣人不能不了解的一段歷史。台灣人民如果連這些都遺忘,那如何將台灣的民主,行銷給「陸客」呢?

景點9 探高雄身世 看城市蛻變

 高雄市,作為台灣第二大城市,曾經是個河不清水不淨的城市,但在十年前,國民黨交出市政執政權之後,現在也成了台灣一顆亮眼的新星。

 但是這個閃亮的港都,在台灣人權民主史上,也曾經走過無數黯淡的歲月。

 一九四七年三月,二二八事件爆發不久,名為調解善後,但卻換來更多的荼毒與鎮壓。主要的劊子手是當時的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他下令軍隊於鼓山一帶以機槍進行掃射,並向愛河河畔的高雄市體育場(今仁愛公園)砲擊示威,傷亡不計其數。

 三十年後,在高雄又發生二二八事件之後的最大規模群眾運動,一場「未暴先鎮」的事件加速之後台灣民主改革的浪潮。當時事發地點是在高雄中山路、中正路口的大圓環,也就是現今高捷美麗島站一帶。

 如今高雄已經蛻變,無論你是什麼目的來到高雄,也別忘了這個城市曾經遭遇的磨練以及先人的付出。

景點10 澎湖觀音亭 憶山東師生

 澎湖觀音亭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這裡,別忘了五十九年前,在觀音亭附近一個大操場上發生了一件白色恐怖時期最大宗的流血事件。

 當時廣州的山東煙台聯中校長張敏之,率八千名流亡師生追隨投奔,原盼遷台繼續學業,不料軍方因內戰兵員漸耗,強要接收這群中學生為兵。

張校長為維護學生受教權,挺身抗爭,軍方竟以莫須有的「匪諜」入罪,他和一百多名師生被槍決,數千名學生被充軍後受盡凌虐,另有不知人數、不詳姓名學生被投入海中溺斃。就如電影《悲情城市》海報上寫的:「直到今天以前,這個故事不能說也不能聽。」就這樣過了快一甲子。

 直到張校長的小孩張彤為了平反此事,多年奔走於各地並與全民監督國會聯盟、高丹華、陳有鵬等許多民間力量的努力爭取下,終於讓大眾社會漸漸知道除了二二八之外的七一三澎湖白色恐怖事件,也將在澎湖觀音亭附近建立紀念公園。

 傷痛在受害者與家屬的原諒中,被澎湖的藍天治癒,被溫暖的海風撫慰,在這可怕的故事裡,紀念公園將把悲情埋葬,只真實地記錄,台灣的民主與人權也會逐漸茁壯成長。


RE:

這些景點,我想他們應該都不感興趣吧

而且他們的消費力太弱,對我們的觀光根本無太大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