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核四怎麼辦?
「核能大復活」是國際新趨勢
文◎陳良榕

造化弄人,距最後一次反核大遊行不過七年,所謂非核家園的「國際潮流」已經豬羊變色,拜全球抗暖化的乾淨能源需求之賜,核能又似乎「復活了」,但問題可不只這麼簡單。

還記得核四嗎?這個在貢寮已愈來愈醒目的龐然大物,最快在民國九十八年,也就是二年後可以開始供電了。現在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和謝長廷不論明年誰當選,一上任會馬上面臨棘手議題:要讓核四發電嗎?

溫室效應帶來「核能大復活」趨勢

回顧當年的反核大辯論,反核團體一個主要論點,就是核能在歐美「先進國家」已成了夕陽工業,台灣應該順應「國際潮流」實現非核家園。但實在是造化弄人,距離最後一次反核大遊行不過短短七年時間,所謂「國際潮流」已經豬羊變色。從去年開始,「核能大復活」的話題已頻頻出現在國際媒體的封面—從去年一月的美國《新聞周刊》,到今年八月的《財星》、九月的《經濟學人》。

風向真的變了,有三十年沒有新建核電廠的美國,現在卻出現三十座新反應爐的申請案,美國總統小布希還在去年底公開表示,「核電將成為未來重要的電力來源」。連盛產鈾礦卻始終保持「無核狀態」的澳洲,總理霍華德都鬆口,說用核能是「無法避免的」。「環保先進國」芬蘭正在蓋第一座核電廠,連德國都開始檢討「非核家園」的決定了,因為支持核電的民意正持續上升。看好核電的後勢,現在連對沖基金已經開始炒作核燃料,光是今年上半年,鈾的價格就漲了將近一倍。

這麼誇張的大逆轉,究竟怎麼回事?四個字:溫室效應。七年間的天災不斷,加上科學證據增加,讓全球老百姓信服,二氧化碳的累積真的讓地球變天了!若真的要大量減輕二氧化碳的排放,占了全球四成的電力主要來源的燃煤發電肯定得砍一砍,而且隨著中印的崛起,預計未來二十年間,全球電力需求預計還會上升五○%,那怎麼辦?有什麼發電方式可以不排放二氧化碳,又能滿足新增的大量電力需求?

想來想去,只有核能了!「核能業的形象也因此由黑轉綠,」《經濟學人》寫著。甚至連幾個著名的環保大老都在「兩害取其輕」的思維下,開始表態支持核電。例如創造Wholefood Catalogue的布蘭德(Steward Brand),他在《財星》採訪時懺悔,說當年他們環保團體逼著美國政府尋找保證「萬年不壞」的核廢料永久保存場址,結果政府花了百億美元經費投入,還無法徹底解決這問題,甚至拖累整個核能業的發展。現在想來這「一萬年」的設定實在不合理,「一萬年後人類都發展到什麼地步了?有什麼解決不了,如果到時候人類退化到石器時代,一點輻射算什麼?」他說。

「能源新冷戰」

而且當選擇只剩下燃煤和核能兩種(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仍無法大規模使用)時,冷靜想想,發電過程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的核能總比燃煤好,若要說核能危險,至今也只害死過舊蘇聯車諾比電廠事故的四千人,中國大陸煤礦工人每年的死亡人數就遠超過這數字。

而且還有一個歐美政府不公開講的理由:「能源新冷戰」。從西方角度,現在全球有太多的原油和天然氣儲存在「不可靠」的國家,例如,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和蘇丹;相較起來,鈾礦集中在澳洲和加拿大兩個「友好」國家裡,在能源愈來愈短缺的未來,核能的戰略意義更顯重要。

當然,大局勢或許如此,但別忘了,美、英等國家的電力業可不像我們亞洲國家是國營為主,政府再怎麼哄騙,也要真的有「商機」,民間電力公司才會投入。而且一個核電廠造價動輒數千億台幣,回收期還長達半個世紀,政治風險又高(看核四就知道),加上三十年前核電公司的倒閉潮實在教人心寒。因此儘管小布希任內一直鼓吹核能,奇異、西屋各廠商也一直強調新一代反應爐更便宜、更安全(例如核四所用的先進式沸水反應爐)。但業界還是觀望者眾,直到布希政府下猛藥,從二○○五年開始通過一系列法案和種種補貼,把興建核電廠的高風險盡量轉移給政府,民間業者才開始心動。根據美國著名環保智庫《看守世界》估計,這些措施相當於一三○億美元的補貼。

核能興,太陽能、風力危矣!

但真要對抗溫室效應,就算美國這三十個反應爐都蓋成,也只是九牛一毛。根據○三年麻省理工學院的著名報告:「核能的未來」,若要從現在到二○五○年間消除這段時間發電部門新增二氧化碳的一五至二五%,就得在五○年前蓋上一千到一千五百個新型的一百萬瓩反應爐(約相當於四至五百個核四)。這些新增反應爐產生的高放射性的核廢料也需要地方放,相當於每三、四年就得新開發出一個「育加」規模的儲放場址(內華達的育加山脈是當今唯一遠離人煙而且「萬年不壞」的場址),任何稍微了解該議題的人都明白,實務上這根本不可能。

環保團體總會說,不用擔心!現在火紅的再生能源(尤其是風力發電)未來會成為供電主流。但事實是殘酷的,根據美國能源部○七年的最新版預測,再生能源雖然會在○四到三○年之間以平均一‧七%速度增長,但因為用電量增加更快,最後占全球發電的比重還會微幅下降到一六%。當然,這是基於再生能源技術不會出現革命性突破的前提,也因此《看守世界》總裁、著名能源專家富萊文便認為,反正都是賭一把,與其把錢拿去蓋核電廠(政治風險極大,萬一恐怖分子下回開飛機撞的是核電廠,全球核能業又得倒退三十年),不如押注在現在已經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技術。

可以預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核能會像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一樣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焦點,雖然台灣產業目前完全看不出能與核能沾上邊的跡象,但已排進「綠金」行列的核能,可能會扮演「攪局者」的角色,瓜分歐美政府的新能源補貼預算,一句話:核能興,則太陽能、風力危矣!

這是未來值得觀察的角度。至於核四要不要啟用,就留給馬英九和謝長廷去傷腦筋吧!

閒話家常:

爛蘋果裡選一顆比較不爛的

核廢料問題還是一個燙手山芋

誰願意把核廢料放在自己的家裡?    處理核廢料的預算也是個天文數字啊!

除了風力,太陽能,還有氫能源...

努力朝綠色能源發展才是王道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