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外資操作邏輯救荷包
外資其實還沒走?
文◎蔡靚萱

全球股災連累台股重挫,三千多億元的外資賣超壓力讓台股把今年漲幅回吐大半,嚇壞投資人。外資動態左右台股走勢,下一步到底怎麼走?多多了解外資的操作邏輯,就能趨吉避凶保荷包。

台股從七月二十六日九八○七高點下殺後,一路急跌,到八月二十日反彈以前,最高已經跌掉了一八‧五六%的指數幅度。期間,外資大量倒出台股現貨換現金,賣超台股超過三千億元,七月二十七日當天更創下六二三‧九八億元單日賣超歷史天量,而且台股史上前十大外資單日賣超紀錄,這次股災期間就發生了七次!

外資狂殺三千億撂倒台股

根據證交所統計,股災期間,外資持股占台股總市值比例由三四‧四%速降到三三‧二%。賣超對象集中在權值股,包括賣超台積電達五十二萬張、聯電三十五萬張、中信金二十八萬張、國泰金、復華金各二十萬張,超過十萬張的賣超股還包括兆豐金、永豐金、茂德、中華電、富邦金、大同、奇美電、中鋼、新光金、友達、開發金、中信證、廣達、日月光、國巨。一向走勢穩健的績優權值股卻豬羊變色成了領跌族群,遭逢跌停厄運。看著私房錢在外資賣壓下急速縮水,連菜籃族老太太都忍不住抱怨:「外資怎麼這麼壞!」

事實上,外資大賣的前提,是過去兩年的買超累積金額可觀,相對的,調節時賣超的金額也一起成長。○五年外資共買超台股集中市場七一九四億元、○六年買超五五八一億元,今年七月底大跌前更買超達三千四百多億元,由於布局得早,外資在台股獲利頗豐,全球股災造成的績效修正,其實只是小意思。另外,若能了解外資的操作邏輯,就能明白外資為何在此時間點、以此方式殺出,知己知彼,未來如果又遭逢類似的危機,才能在第一時間保住自己的血汗錢。

時間回到七月底的第一波殺盤,在美股重挫下引發台股狂跌,這個階段賣壓主要來自短線避險基金。由於避險基金以高財務槓桿借貸投資,遇到指數大幅波動,面臨資金流動性危機,必須降低槓桿倍數,並預留資金因應投資人贖回,於是先行在市場上拋售流動性較高的權值股。

接著,美股走勢越來越不妙,國際投資人開始贖回資金,一些長線投資的大型股票基金也開始變現因應。沒想到次級房貸債衝擊比預期來得大,釀成八月中的全球股災,當時連以往喊水會結凍的外資分析師預測也頻頻槓龜,不少分析師錯看行情在八月初鼓勵投資人進場補貨,連累原本空手的投資人搭上八月中旬急殺走勢的衰尾列車。當時,為因應短線贖回壓力,大型國際股票基金、避險基金同時狂倒貨,「當然要敢殺,免得沒有現金可供贖回。」一位外資避險基金操盤人說。

外資避險基金操作邏輯大不同

其實,操作邏輯不同,也讓散戶容易誤解外資動作。避險基金操盤人解釋,相較於台灣的基金經理人與散戶較少使用衍生性金融工具避險,外資避險基金大量運用選擇權、期貨,當股價漲高時,主要操作方式為增加避險部位,而非減碼出場,大跌前並無明顯賣超,倒貨的最大動機是換現金以備贖回、而不是停損,績效受創程度也遠小於散戶。長線的國際股票基金、退休基金持股部位大,不因短線走勢而有大動作,賣權值股也只是因應贖回,絕大多數資金根本還留在台股。

當全球股市終於在八月下旬回穩,外資賣超也終於止血,根據外資交易室主管觀察,低檔時的確有資金逢低布局,卻也有人抓緊時機出貨,客戶多空態度互見。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董事長林照寰指出,接下來外資是否會繼續賣超,業界還沒有結論。由於市場波動性仍高,投資機構縮減風險承受度,在市場未穩定前,大多外資仍採觀望態度。不過,他認為,由於各基金都已經完成提高現金水位的動作,應該不會再有大幅賣超,加上全球央行都對次房貸債問題做出回應,市場過度賣超的機率不高,但由於市場觀望,買盤也不積極,短期外資買賣成交量將偏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