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傳(二)


3. 咕嚕畢魯巴傳

 

  這是咕嚕畢魯巴的故事。他誕生于東方的阿劄第哇帕拉地的哲烏拉處。在印度南方的索瑪希利大寺中,其中有出家眾千人,並有一湖泊,是一宗教勝地。畢魯巴是其 中一受有具足戒之比丘,他在接受過灌頂後,在十二年中念誦了金剛亥母的念誦二千萬次,但是連一點夢中的徵兆都沒有。他覺的很絕望,就將念珠丟到廁所中。到 了晚上修法時,才想起來自己沒有念珠。有一空行母手拿念珠交給他,並告訴畢魯巴:“佛子,不要絕望,我將加持你。要努力摒除一切的妄念和分別,住于自心本 性中即是金剛亥母的真實本質。

  自本具足莫外求,

  不知幸福是稚兒,

  自心乃如意珍寶,

  妄念分別慎沈染,

  少欲知足稱最勝。”

   金剛亥母如是告訴畢魯巴。畢魯巴就依此再禪修了十二年,終於得到了證悟。此後,侍者常購買許多的酒肉,並且在佛寺中的許多鴿子皆被殺來食用。在寺廟中的 鴿子都消失後,僧眾們相互詢問:“我們的鴿子被誰吃掉了?”眾僧都說不是自己吃的,就共同來到僧寮查看。他們來到了畢魯巴的房間查看,從窗外向內看到畢魯 巴正喝著酒、吃著鴿肉。

  僧眾們就召喚聚集大眾,將畢魯巴驅逐出寺廟。畢魯巴將僧袍和乞缽置於佛像前,頂禮後離去。在寺廟處有一大湖,有一比丘問他將去那裏。畢魯巴回答說:“既然你們已將我趕走,就不必再擔心我的去處和生活。”

   在湖邊,畢魯巴站在蓮花的花瓣上,蓮花毫不下沉。他向佛陀獻供養,就如此到達湖的彼岸。在索瑪布利的人們都生起懺悔,向畢魯巴頂禮,並問他:“你為什麼 要殺死鴿子?”“我並沒有殺死鴿子”他回答。侍者將一些鴿毛帶來,大師一彈指,鴿子全部活過來,比往昔更為健壯,全部飛向天空,眾人都親眼目睹。

  之後,畢魯巴捨棄了比丘的戒衣,開始了瑜伽士的生涯。他來到了恒河岸邊,向恒河女神請求飲食,但是恒河女神不給他,大師一氣之下,把就恒河水上下分開,穿越過彼岸。

   之後,大師來到嘎那沙大城市上,向一賣酒婦買酒。畢魯巴喝了無數碗酒,並吃了許多盤飯後,有三天時間太陽不曾移動。當地國王大為驚恐,不知是誰施展大神 通力,令太陽不得移動,就向人民宣佈詢問。太陽女神在夢中告訴國王有一瑜伽士,把我抵押給了賣酒婦。國王與眾人計算酒錢,達千萬數,只好眾人集資來償還。 畢魯巴才使太陽西下。

   之後,大師來到了一名為印劄的外道地方。當地有一大自在天的神像有八十一尺高,人們要求畢魯巴向神像頂禮。大師回答說:“我是他的哥哥,哥哥向弟弟頂 禮,怎麼合乎禮節呢?”但是國王和眾人說:“如果你不頂禮,就將你處死。”大師回答:“如果我頂禮的話,將會有罪惡因此降臨,所以我不能頂禮。”國王堅持 道:“如果有罪過,就由我來承擔。”大師在合掌時,大自在天神像從中間裂成兩半,空中出現一聲音:“我發誓服從您。”“那麼你發誓吧。”大師說。在大自在 天發完誓後,分裂的神像亦合而為一。眾人就將獻給大自在天的飲食供養等來供養大師。大師就將其捐給其他的佛教中心,據說至今仍然存在。

   之後,大師來到印度東方的第米過第地方。當地人民都已變成了羅刹鬼。有一羅刹鬼在馬路上守候,對來往行旅施放羅刹符咒,這是當地的風俗。大師先來到了當 地的一佛寺中休息。其後有一婆羅門子也來到這裏,他也被施放了符咒,之後將被吃掉。婆羅門子在尋找地方休息,卻找不到。他遇到了一位佛教徒,這位佛教徒告 訴他:“這裏的人全部都已變成羅刹鬼了,再沒有人存在。這是眾人的共同惡業。你應該去那邊的佛寺中躲藏。”婆羅門子就來到了寺廟中。畢魯巴大師就加持他, 並且對他施了符咒。

   眾羅刹聚集在一起,在作獻供時,眾人詢問有什麼東西可以來作祭祀。“各種肉都有,只是沒有人肉。”其中一個羅刹說:“我找到兩個人。”“趕快去把他們帶 來。”因為婆羅門子已得到了畢魯巴的加持,無法被帶走。羅刹再三前來,見到畢魯巴坐在一樹枝上,就將樹枝切斷,連樹和人一起帶來。眾羅刹想將畢魯巴煮來 吃,畢魯巴卻將他們的酒全部喝光。羅刹們想將畢魯巴殺死,就共同發出了恐怖遙遠的笑聲。大師反而發出了十二聲忿怒笑聲,所有的羅刹全部暈倒。其後,眾羅刹 皆發誓對於已皈依三寶者,以及有信心者,絕不傷害他們。而對於那些未曾皈依,也末發菩提心者,在未傷害對方性命的原則下,能夠喝一口血。大師說:“若是你 們違背誓願,不但這個輪將會切斷你們的脖子,而且北方的夜叉(內京)也會喝你們的血。”直到現在天空中仍可見到夜叉和輪子的蹤跡。

  大師使他們皆發誓成為護法後,就到它方去了。並再次回到第米過第。在路上大天及烏瑪女神變現了一有五十五萬居民的美麗都市,而三十三天的天子們,以種種的飲食對畢魯巴作廣大的供養。大師以詩偈自述一生:

  索瑪布利大寺廟之中,受戒比丘戒律嚴持守,

  往昔善業所感召因緣,能得灌頂教授清淨見。

  十二年裏妄念中修持,成就徵兆夢中亦未見。

  之後空行示現來告誡。從此因緣證悟廣增長,

  輪回分別了悟清淨見,無分別行現已能進入。

  執真實有僧眾眾人皆,難解真實將吾逐出寺。

  為要折服僧眾分別見,入三摩地度越過大湖。

  逆流恒河進飲廣大食,止住太陽運行自在行。

  劈裂外道神像折其慢,第米過第降伏羅刹眾。

  大天顯現真實大威力,化現城市對吾作禮敬。

  種種神變若吾未示現,分別眾生信心何得生。

  其後,大師就回至空行淨土。

4. 咕嚕宗比巴傳

  這是宗比巴大師傳。在馬加達地方,他是王室,得到了喜金剛成就。

  宗比巴由上師拿波傑巴處得到了灌頂及口訣教授,一心來修持。大師對人民就如同對待獨子般的慈愛。人民並不知道國王在修持佛法,但是由於國王對人民的慈愛,人民都異口同聲的說國王真像是一位修行人。

   這時國王告訴大臣說:“我國現在有許多小偷和恐懼,使人民不得安寧。並且由於個人的業,有許多的窮人和乞丐。為了保護人民免于恐懼和窮困,將在大樹上掛 一個大鍾。當看到危險和急迫時才能敲打大鍾,否則禁止敲擊大鍾。”國王如此般的告訴了大臣,大臣們依此而行,從此在馬加達王國貧窮和恐懼就此消失了。

   在這個時候,有一群屬於賤民種姓的歌舞表演者,來向國王表演歌舞。藝人有一女兒,年方十二,毫無世俗的染汙,膚色潔淨,美麗動人,具有蓮花部的一切功德 相好。國王告訴藝人說:“把你的女兒給我。”藝人回答:“您是馬加達王國的大王,統治著有八十萬人的大城市。大王的財富享受是無法估計的。我們是賤民階 級,被所有人輕視排斥,請求大王不要讓我們為難。”國王堅持要求,並給予女孩父親和女兒相等體重的黃金,把女兒帶來王宮。

  “國王在十二年中依賴著手印,人民完全不知道。在十二年後人民才知道。國王娶了賤民女子的消息傳遍了馬加達王國。國王就將王位傳給兒子們,自己和賤民妻子來到森林中生活修行。

   過了十年,王子和人民們國政日益敗壞,往昔的福報已享用殆盡。人民彼此商議,覺得應該尋找老國王出來繼續執政,就派人去尋找。他們來到了老王住處附近, 看到老國王坐在一棵樹下。王后去取水,站在一湖上的蓮花瓣上,亦不下沉。王后從十五公尺深的湖中來取水,帶回給老國王。使者們皆不敢置信,回去報告了此情 況。國王和人民就派人來迎請老國王,老國王和皇后兩人騎在母老虎身上,從森林中走出來。手持著毒蛇作為皮鞭。眾人驚訝不已,都共同請求老國王繼續來執政。

  老國王回答:“我是賤民種姓,怎麼可以來執掌王位呢?但是人死後就不再有階級種姓好壞的差別了。請你們把我們用火焚毀,我將重生並寬宥你們。”

  人民準備了名為可希拉的檀香木材,來焚燒老國王和王后。本材眾多,大火燃燒了七天未熄,從火燼中出生藍色蓮花,蓮花中自然生出了喜金剛佛父佛母尊。馬加達人民目睹了此現象都生起了信心,所以稱老國王為宗比巴。

  老國王告訴眾人:“如果你們都有能力和我一樣,就可以執政。否則就不要執政。”眾人在驚訝之餘,都回答我們不能。老國王又說道:“王政是微渺的,但是害處卻很多。我將選擇為佛法事業來努力。”說完就回到了空行淨土來利益眾生。這就是咕嚕宗比巴的故事。

5. 咕嚕沙瓦力巴傳

  這是咕嚕沙瓦力巴的故事。在曼劄南維劄馬山區裏,有一位名為沙瓦力巴的獵人。他造下了許多殺業,並吃食動物血肉。長久以來為了生活的關係,一直在傷害眾生,惡業越積越多。

   聖觀世音菩薩看到這種情形,心生慈悲,為了要來教化沙瓦力巴,就神變成和他相似的一獵人,來到了沙瓦力巴面前。沙瓦力巴問他:““你是誰?”化人回答: “我也叫沙瓦力巴。”沙瓦力巴又問:“你從那裏來的?”化人回答:“我從遠方來的。”又問:“你一箭可以殺死多少只鹿?”化人答:“我一箭可以殺死三百 隻。”沙瓦力巴就說:“如果有這種箭術,我也想學習。”

   化人帶著沙瓦力巴來到一大平原上,並且變化出五百隻鹿來。沙瓦力巴看見了就問道;“你一箭能殺死多少鹿?”“我一箭能殺死全部五百隻鹿。”化人回答。沙 瓦力巴說;“你只要殺死一百隻就好,放過其他四百隻鹿。”化人即一箭射死了一百隻鹿。並且帶回來一隻死鹿的屍體。這使得沙瓦力巴的傲慢盡除。

  回到家後,沙瓦力巴就問化人:“像這樣的勇猛箭術我也想學習。”化人說道:“如果你想學習這種箭法,必須有一個月時間不能吃肉。”因此沙瓦力巴不再造作殺業。過了七天,化人來到沙瓦力巴處告訴他:“你都吃十麼?”“吃水果”。化人又說:“你現在應該來禪修慈悲心。”

   一個月到了,化人又來。沙瓦力巴就請求現在能教導他如何來獵鹿。化人就變出了一個世界,佈滿花朵。化人叫沙瓦力巴和他的妻子觀看這個世界。他們看見在這 個世界中有八大地獄,而二人亦在其中遭受鋸身苦刑。兩人大為恐懼,戰慄發抖,話也講不出來。化人一再的詢問他們?“有眾生住在這種地方嗎?”又說:“你們 若是誕生在這種地方,會不會害怕?”二人異口同聲說:“很害怕,有沒有解脫此痛苦的方法?”“若是有方法,你們作的到嗎?”化人再問。“我們能作的到。”

   化人就教導沙瓦力巴二人佛法。殺生的異熟果報將使人墮入地獄中。而和造殺業者同因的果報是性喜殺生。而由此故其業果報則是短壽,而來生的果報是身形醜 陋,無有光彩。若能舍離殺業,求取菩提,則和造作者同因的果報是不喜殺生,其業果則是長壽,來生果報則是身形光彩莊嚴。化人藉此宣說了十惡業的惡果,以及 十善業的善功德利益。沙瓦力巴因此對輪回產生厭離之心,心中對法生起了堅定不移的信心。

   之後,在接受了觀世音菩薩傳給他的口訣教授後,沙瓦力巴來到了典第山丘。沙瓦力巴在十二年中,心無雜念的來禪修大悲心,得到了最殊勝的大手印成就。他從 大悲法性中起來後,來到了觀世音菩薩前,大悲菩薩對沙瓦力巴的功德成就稱頌讚揚。並告訴他:“佛子,如同草上將熄滅的火一般,涅槃並非是最殊勝者。你應該 為了眾生的利益而留在輪回中,來完成對眾生的廣大利益。”

  沙瓦力巴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居住。他有三個名字,一為沙瓦力巴。又因他總是穿著孔雀翎毛,故又被稱為“著孔雀衣者”。又因他總是住於山中,故又被稱為“山中估主”。他以此三個名字聞名於世。

  對於那些具善根器者,沙瓦力巴大師會使用各種隱語方式和歌曲來導引他們。而大師在彌勒菩薩降臨前,都將住世來利益眾生。

  這是咕嚕沙瓦力巴的故事。

6. 咕嚕沙拉哈巴傳

   這是咕嚕沙拉哈巴的故事。他是婆羅門種姓,生於東印度拉吉大城的若裏巴地方。他是空行母的兒子,雖然是婆羅門,卻對佛法極有信心,曾聽聞無數上師說法, 對密法特別有信心,因此大師同時遵守了婆羅門和佛教的戒律。他白天遵守婆羅門規範,晚上則遵循佛教的行持。他也喝酒,眾婆羅門都看見了,因此眾婆羅門聚集 在一起,想把大師逐出婆羅門外。他們告訴拉那巴國王:“您身為國王,受託付來保護本地的宗教。沙拉哈巴是有二萬五千人的城市若裏地區的領主。他喝酒破壞婆 羅門教規,請您將他逐出。”

  國王回答:“他是有二萬五千人的領主,不能任意的驅逐走。”國王就來到了沙拉哈巴前告訴他:“你身為婆羅門,怎麼可以喝酒?”

  沙拉哈巴回答:“我並沒有喝酒。”但是他被要求要發誓。沙拉哈巴就要求眾婆羅門和人民都聚集到來。眾人到來後,沙拉哈巴告訴眾人:“若是我有喝酒,我的手會被燒掉。若是我沒喝酒,手就不會被燒傷。”他就把手放入滾燙的融化酥油中,結果手毫無損傷。

  國王就問眾人沙拉哈巴真的有喝酒嗎?眾婆羅門仍然回答:“他確實有喝酒。”

  但是沙拉哈巴再次如上面所說的考驗來喝滾燙的融銅,結果也毫無損害。但是婆羅門眾仍堅持他有喝酒。

  接下來的考驗是走入水中,若是有喝酒者則會下沉,沒有喝酒者就不會下沉。結果進入水中的婆羅門全部下沉,只有沙拉哈巴一人浮起來。結果宣佈沙拉哈巴並未喝酒。”

  接下來的考驗是在天秤上稱重量。在天秤上較重者則表示未喝酒,較輕者則表示有喝酒。結果也是沙拉哈巴較重,表示他未曾喝酒。

  接下來,眾人將與人等重的大鐵石三塊放在天秤上,仍然是沙拉哈巴較重。放上六塊,還是沙拉哈巴這邊較重。國王就宣佈:“像沙拉哈巴這樣有大威力者,他想喝酒就讓他喝吧。”

  眾婆羅門和國王都向沙拉哈巴大師頂禮,請求教授。大師就向國王和王后人民等唱誦了歌曲口訣,唱誦三種口訣。眾婆羅門捨棄了外道,皈依佛教。而國王和大臣們也都得到了證悟。

   後來沙拉哈巴大師帶著一位十五歲的妻子,去到了別的地方。來到了一人煙稀少處,大師精進修持,妻子則主持中匱。有一次大師告訴妻子他想吃萊菔菜,妻子就 出去準備作菜,將萊菔菜和水牛酸乳混合來烹調。妻子回來時,大師仍在三摩地中,未曾起身。大師就在三摩地中住了十二年才起身,問妻子說:“萊菔菜作好了 沒?”妻子回答:“你在三摩地中十二年未曾起身,現在是春天,那有萊菔菜。”沙拉哈巴就告訴太太:“現在我要到山上去禪修。”妻子回答:“在身體寂靜的地 方並非真正的寂靜。心中沒有妄念分別的寂靜才是真正的寂靜。雖然你住於三摩地中十二年,還有對萊菔菜的細微分別,如果不能斷除的話,即使到山頂上居住,又 有何利益。”

  沙拉哈巴認為很有道理。就摒除了分別與執著妄想,專注的來禪修,得到了大手印的最上成就。大師在利益了無量眾生後,和妻子二人共同前往空行淨土。

  這是咕嚕沙拉哈巴大師的一生。

7. 咕嚕吉嘎力巴傳

   這是咕嚕吉嘎力巴傳。他生於馬嘎都拉地方,是屬於平民階級。他是在家人,娶了一位和自己階級相同的女子為妻,享受著家庭中的幸福快樂。他心中對解脫道勝 義法從來沒有生起過任何的想法,完全只有對世俗事物的追求。但是有一天,無常業報來到,他的妻子往生了。他帶著妻子的屍體來到了墳場,但是心中卻舍不下妻 子的屍體,就留在墳場裏。

  有一個有智慧的瑜伽士經過這裏,就問此人說:“你在屍陀林這裏作什麼?”這位在家人回答:“瑜伽士,難道您看不到我的悲哀嗎?如同盲人失去了導盲者一般,我失去了我的妻子,我的幸福已結束了。世界上還有誰比我更不幸?”

  瑜伽士告訴他:“有生即有死,生的結束即是死,聚的結束即是散。諸行無常,在輪回中無非只有痛苦,輪回即是苦,你何必悲傷。你守護著如同土石般的屍體有什麼用呢?你應該學習解脫痛苦的佛法。”

  “瑜伽士,如果有能解脫輪回中生死痛苦的方法,請你教我。”他向瑜伽士請求。瑜伽士告訴他:“在上師的口訣教授中有解脫痛苦的方法。”“請您教導我。”

  瑜伽士就給予他灌頂,並告訴他無我的甚深意義。他又問:“要如何來禪修?”瑜伽士告訴他:“你要捨棄對已死去的妻子的執著。應以無我為妻,沉浸于非空非樂之中。依此來禪修。”

  他依此禪修了六年。對妻子的執著分別溶入于大樂和空性中。而心中的染汙習氣清淨後,心中生出了大樂明光。他就如同腐壞的毒藥又清洗乾淨,無明去除了,本性得顯露,真正見到了清淨法性,得到了證悟。他被人稱為吉嗄力巴瑜伽士,聲名遠播至四方。

  他在家鄉馬嗄都拉教化了許多眾生,即身回到卡雀空行淨土。這是咕嚕吉嗄力巴大師的一生。

8. 咕嚕米那巴傳

  這是咕嚕米那巴的故事。他是印度東部人,屬於漁民階層。上師是大天,得到了世俗悉地成就。

  在嘎馬入巴地方附近有一大海,名為伊達。漁民都在這裏捕魚賣魚。有一漁人將鐵鉤綁線上上,在鐵鉤末端安上魚餌,拋入海中。結果釣到一條大魚,在收繩時,大魚奮力掙扎,反將漁人拖入海中,漁人被大魚吞入腹內,但由於往昔的業力,並沒有死掉。

   這個時候,女神烏瑪向大天求取法教。大天告訴她:“我的這個法是非常秘密的,不是隨隨隨便就可以傳授,必須在大海中建造一房子來受法。”女神就依此造好 了房子。就在這個房子中來教導烏瑪女神密法。此時大魚正好游到房子下面。在傳法時,烏瑪竟睡著了,大天問烏瑪你聽見沒有?漁人就回答聽見了,就這樣漁人得 到了密法。

   密法傳完後,烏瑪醒了過來,再向大天請法。大天說:“我法已傳完。”女神說:“我法聽到一半,之後就進入睡眠昏亂中,未曾聽到。”“那是誰回答我聽見了 呢?”女神說她並沒有回答聽見了。大天就以神通力觀察,看見在房子下面的一條大魚腹中,有一個人。是他聽聞了密法。大天自忖:“他現在已經是我的弟子了, 我倆之中已有三昧耶存在。”

   漁人在得到了灌頂教授後,就在大魚腹中禪修了十二年。之後在西達巴力地方的一個漁夫,抓到了這條大魚,漁夫認為大魚這麼沉重,肚子中可能有什麼金銀珍寶 類的寶物,就把魚剖開。結果發現其中有一個人。“你是誰?”漁人問他。他回答:“我也是漁夫。在某某王時,在捕捉這條魚時,反被它吞下肚中。”眾人一計算 時間,竟然已過了十二年。眾人大為驚奇,就稱他為瑜伽士米那巴(意為吞咽)。眾人都向他獻供養。

  米那巴就在浮沙上面舞蹈,雙足毫不下陷。他又在硬石上舞蹈,雙足卻如同在泥濘地上般的陷入其中。眾人皆驚訝不已。這時米那巴就說道:

  “往昔積聚因緣故,

  今生對法起正信,

  由此功德圓滿生,

  禮敬自心如意寶。”

  他說完了此詩偈,其後在五百年間利益了無量眾生。被人稱為米那巴多傑夏,以及阿金巴多,以此三個名字聞名於世。大師原來得到的是世俗悉地成就,但是後來在道地上漸次進升,即身前往法界空行淨土。

  這是米那巴大師的故事。

9. 咕嚕果阿嘎傳

   這是咕嚕果阿嘎大師的故事。大師是印度東方人。國王神護有一個兒子。當王子十二歲時,皇后生了重病,臨終時皇后告訴小王子:“眾生的快樂和痛苦都是由於 所造的善惡業中產生的。你即使是失去了生命,也不可以造作惡業。”皇后講完就死了。之後,國王在人民的要求下:“您應當有一個王后。”就再娶了。

   過了幾天,國王出發到森林中去散心時,王后在宮殿中到處遊覽,看到了王子,生出了貪愛之心。就派使者去請王子過來,王子不願意,王后覺的很羞傀,認為王 子輕蔑藐視我,心裏就想著各種方法來除去這心腹大患。王后就告訴她的親信們,他們告訴王后:“要殺害王子是不好的,王子是崇高的。”

   王后想出了一個計策,將自己身體全部刮傷,流出血來,並且把衣服也撕破,躺在自己床上。國王回來後,問皇后:“你發生了什麼事?”王后說:“你的兒子下 流無恥,使我變成這樣。”國王說:“如果他對你這般無禮,我將殺死他。”就派兩位劊子手,將王子帶到森林中,將他手腳全部砍斷。

   兩個劊子手就考慮著:“殺死王子是不好的,不如殺死自己的兒子來代替。”就告訴王子:“我們不能殺死您。為了您,我們將殺了自己的兒子。”王子回答: “這是不行的,還是殺死我吧。母后臨終留下的遺言:‘即使是犧牲了生命,也不要造惡業。’請你們遵照父親的吩咐去作吧!”就來到了一棵大樹下,把王子的手 腳都斬斷,二位劊子手就離去了。

   隨後,有一位偉大的瑜伽士,名叫阿金達來到這裏。他給了王子灌頂和教授,他並且來到了附近一群牧人中。告訴他們:“在那邊有鷲鷹飛翔處下面的一棵大樹 下,有一個人手腳都被砍斷了,誰能去那裏呢?”其中有一賣香者的小孩回答:“我可以去,但是我幫你作工作,你也要幫我作我的工作。”瑜伽士就幫他照顧牛 群。牧童就來到了鷲鷹盤旋處,看到大樹下有一個人。就回去告訴瑜伽士阿金達。瑜伽士問牧童你有沒有什麼食物,“我的牛群老闆給我的食物中,我願意分一部份 給他,並來照顧他。”牧童回答。“那就請你照顧卓朗卡(王子名)。”瑜伽士吩咐他。

  牧童就在大樹周圍,用樹葉蓋了一房子,並且以手除去了王子身上的污泥穢物,他就這樣照顧了王子十二年。有一天,牧童又來到了這裏,看見王子站起來,牧童驚訝不已問他。王子口中流出:

  “方便善巧聖上師,

  開示法界體性智,

  今能證悟真法性,

  苦樂皆無真稀奇。”

  “因此我的手腳又同往昔—般的生了出來。”王子在空中告訴牧童:“我將給予你口訣教授。”牧童回答:“我不要你的教授。我的上師吩咐我來侍奉服事你,因此我就來服事你。”牧童就再回去牧牛。

  瑜伽士阿金達來到了牧童處,牧童就把這些情況都告訴他。瑜伽士非常高興,傳給了牧童灌頂和教授,就往它方去了。牧童精進的修持,得到了大手印的證悟。這時瑜伽士又來臨並告訴他:“直到你完成了使一千萬眾生得到解脫前,不要想成佛。”因此他就給與所有人灌頂。

   大天就告訴他:“你不應該給所有人灌頂,而是向你祈求者才給他灌頂。對於那些沒有信心者和缺乏智慧者,是不適宜的。”從此以後,他即如所授記般的利益了 無數弟子使他們得到解脫,就如同照顧牛群般,因此被人稱為果阿嘎,名聲傳遍四方。至今大師對有緣者仍會給予灌頂,而那些業清淨且時機成熟者仍可聽見大師的 手鼓聲,別人則聽不見。

  這是咕嚕果阿嘎大師的故事。

10. 咕嚕卓朗卡傳

  這是咕嚕卓朗卡的故事。剛才上述提到的手足皆被斬斷的王子,倒在一大樹下,瑜伽士阿金達給了他灌頂和寶瓶氣的教授。王子在修持期間,身體又回復到和往昔一樣,手足重新長出,剛剛講述到這裏。

   王子在禪修了十二年後,國王派遣了許多商人,攜帶了許多金、銀、玻璃等寶物回來。當地有許多強盜小偷,為恐遭盜賊偷搶,商人們在夜間趕路。他們來到了王 子所住的大樹下,王子聽到了腳步聲,就問:“是誰?”商人以為遇見了盜賊,就回答:“我們是木炭商。”王子就祝福他們願如你們所述般的成就。

  之後,商人們回到了家裏,看到所有金銀珍寶全部變成了煤炭,眾人都驚訝不已。眾人都努力回想怎麼會變成這樣?其中有一名足智多謀者說道:“在晚上回來時。路上有人問我們是誰,這個人必定是得到了真實語成就者。我們再去看他吧。”

   商人們就再回到原地,看到在大樹下有一手足都被砍斷者。他們告訴了王子事情的經過,並且請王子再說一次真實語。王子說:“這並不是因為我的過失而引起 的,但是願你們的財寶變成和原來一樣。”商人們回到家中一看,財寶真的變成和原來一樣,眾人歎為不可思議,就又再去見王子向他供養,並告訴王子整個事情經 過。

  王子想起了以前上師的預言,自己的身體也能回復到像從前一樣,王子話一說出口,身體真的變成和以前一樣。王子得到了一切的自在語成就,種種神變自在。但是王子珍惜密法,並不教導眾生。但是王子所住的大樹由於王子的加持,成為永不死亡,至今仍存在。

  這是得到無死成就的咕嚕卓朗卡大師的故事。

11. 咕嚕韋那巴傳

  這是咕嚕韋那巴的故事。大師名字的由來是指彈六弦琴者。他是嗄府拉地方人,是王室,上師是布達巴。他得到了喜金剛成就。

  在嗄府拉地方的國王有一個兒子,他得到了父母和人民的寵愛,有八個奶媽照顧,在快樂中成長。王子周圍經常圍繞著許多樂師演奏音樂,而由於往昔業習力量的影響,當王子內心完全專注在打鼓聲時,仍能同時彈奏弦琴。對於世間的其他事物,王子則毫不關心。

  國王、皇后和大臣們及人民共同相議,王子已長大成人,將會接掌國政,但是王子毫不理會國政,只是喜歡彈琴。

   一天,有一位博學的瑜伽士布達巴來到王子面前,王子對他生起了信心,就向瑜伽士頂禮繞行,並且坦誠的和瑜伽士交談著種種事情,瑜伽士就在王子處停留了一 段時間。瑜伽士觀察王子的佛法因緣已成熟,就問王子:“王子您不學習佛法嗎?”王子回答:“瑜伽士,我願意修持佛法,但是我不能拋棄音樂和手鼓。若是有不 用放棄音樂,而仍然可以來修持的方法,我就願意來修持。”瑜伽士告訴他:“如果你對佛法修持具有信心和毅力,不用放棄手鼓,也能夠來禪修佛法的教授我是有 的。”王子就向他求法。瑜伽士就給了他成熟心性的灌頂,並告訴王子的禪修口訣是:“拋離耳中所聽到對手鼓聲的分別妄想,心所緣處和對聲音的分別兩者是無分 別的,依此來禪修。”

  王子依此禪修了九年,心的染汙得到了清淨,生起了如燈火般的明光覺受,得到了大手印的成就。心中也產生了許多神通功德,瑜伽士韋拿巴的聲名也因此傳揚至四方。他對嘎府拉地區的人民教授了無量的法教,最後大師說明了自己的證悟過程等等,即身前往了法界空行淨土。

  這是咕嚕韋那巴大師的故事。

12. 咕嚕香底巴傳

  這是咕嚕香底巴大師的故事。在馬加達地區在國王提瓦帕拉(神護)執政時,在維嘎馬希拉地方,有一出身於婆羅門階級,但是後來出家的偉大上師,名為拉那阿嘎阿香底。他是精通五明的大師,而大師的學問淵博和戒律謹嚴的美名早已傳遍四方。

   這個時候,斯里蘭卡國王嘎維納是一位福德廣大、功德欲望皆無所匱乏者。在以前斯里蘭卡從未有佛法傳入,而從世界各地來的人口中,國王經常聽到對佛法的偉 大功德的稱讚。國王極想親自見到佛法的大師。這時國王聽到在馬加達地方,有一位佛學大師名為香底巴。國王嘎惟納和斯里蘭卡人民就派遣使者,帶著禮物來邀請 大師。

   最後,使者來到了維嘎馬希拉地方,使者翌晨來拜見大師,奉上了斯里蘭卡國王和眾人所供養的禮物,有金銀珍珠絲綢等珍寶。之後告訴大師:“國王和人民向大 師稟明,我們出生在蠻荒小島中,受到無明昏暗的遮閉,貪婪之火的焚燒,受到嗔恨此武器的殘害,邪見動搖了人民本有的智慧,大乘佛法的解脫道未曾能夠利益吾 人,願大悲上師能護念吾等,無論如何能夠來到斯里蘭卡來利益眾生。”上師經過仔細思考後,就答應了。

   隨後,香底巴大師率領了隨從弟子二千人左右,經典三藏由象馬等滿滿駝運。眾人次第經過了那爛陀、由登打布力、王舍城,以及菩提嘎雅等地,來到了斯里蘭卡 大海附近。先派遣了使者去通報,之後大師和隨從弟子們才坐船出發。使者已先行報告了大師將到來的消息,國王嘎維納和大臣人民等有如證得初地果位般的歡喜, 所有人都放下了世俗的工作,來到了海邊。過了七天,看到了旗幟和大象,眾人皆歡天喜地般。從城市至大海邊眾人都打掃潔淨,地面上都鋪滿了絲綢。大師和眾弟 子們即順著絲綢上走下來。嘎維納國王和眾人攜帶著香花和供香等廣大的供品來供養大師。並且供養了大師一個舒適的住宅和寢具等。之後,大師在三年中廣傳了三 藏經典中種種佛法。

   其後香底巴大師和弟子們準備啟程回印度,嘎維納國王和眾人再供養了象馬、金銀珍珠等無數寶物,大師們才出發。大師選擇了二條回國路中較遠的路來走。隨後 在拉美沙力地方的國王,在拉馬納巴嘎布力地方找尋妻子的時候,建造了一所大自在天的神廟,這裏名為拉美夏地,大師來到了這裏。之後,曾經過無有人跡的路途 七天,大師吩咐隨從們攜帶七天的食物。在四天後,他們遇見了幸運的多傑巴,他的故事稍後會述及。

   大師和弟子們回到了維嘎馬希拉時,大師年紀已非常大了,眼睛瞎了,身體也不能行動了。弟子們以水牛酸乳酪加糖,其他粗糙食物都已不食,只以細微的食物來 餵食大師。當大師年紀到達一百歲時,有十二年時間在妄念裏,而大師的弟子多傑巴則心無妄想的來禪修。在十二年後他得到了大手印的究竟證悟,住于真實本性 中。他從此狀態起來時,這時香底巴大師周圍有弟子們服侍著,而多傑巴周圍有眾空行母及天神帝釋天等,從他頭頂上梵穴處注入甘露使他喜悅,天神和空行母共同 稱讚道:“與金剛薩垛等無別,由於多傑巴的加持,天人福德享受盡增長。在未得到上師教授前,只知挖掘外在之大山,而在得到上師教授後,能挖掘自心之大心, 故能得到證悟。”之後帝釋天和三十三天的天子都來歡迎多傑巴到天上,多傑巴拒絕了,並說道:“我要去向上師頂禮感謝,因為上師的恩德是比佛還大的。”

   說完後,多傑巴以智慧之眼觀看,在二地之間有一六個月亮的道路。刹那間他來到了維嘎馬希拉,以智慧身向上師頂禮繞行恭敬承事,但是大師和弟子們看不見。 多傑巴就現出了業報身,向上師頂禮繞行無數次,並以自己的頭來碰觸頂禮上師的足。香底巴問說:“你是誰?”他回答:“我是您的弟子。”大師說:“我有無數 的弟子,不知道是那一位。”“我是多傑巴。”上師弟子二人相見,談論了許多令心歡喜的話語。

   上師問弟子:“你證得了什麼功德?”“我修持上師的教授,得到了大手印的究竟法身。”弟子回答。上師說:“我以宏揚教理為主,不曾努力來修持,未能得到 真實義。而你能以修持為重,不曾以教理為主,能夠證得了究竟義。我給過了口訣教授,但是自己卻忘了。現在你告訴我口訣教授,並且也顯現讓我知道功德法身的 偉大。”

  多傑巴在僻靜處對上師示現了種種法身的功德。也把以前從上師處得到的教授再告訴上師。上師也在十二年中精進修持教授口訣,大師拉納阿嘎阿香底也得到了大手印的究竟證悟。在作了利生的事業後,回到了空行淨土中。

  這是咕嚕拉納阿嗄阿香底大師的故事。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skwood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